牛排日。
買到一塊非常漂亮的美國肋眼,厚度超過三公分,光看著我就心情好,要知道我上一次吃到這樣的冷藏厚切牛排,大概是三年前在西班牙的San Sebastian了,這幾年過去,沒有任何一塊牛排能超越當時那一餐在我心中的地位。台北一般超市或肉舖買到的牛排,大多不夠厚,一不小心很容易煎過熟,吃起來也不過癮。
牛排嘛,不囉嗦,當然拿出大人的鐵板伺候。
以前要是煎超過兩公分的牛排,一定是煎過進烤箱的,但自從有了鐵板之後,再也沒有先煎後烤這回事,我們直火對決。
牛排油脂多,再加上整體重量來到20盎司,真的不大需要配菜,加了初榨橄欖油和巴薩米克醋的番茄沙拉、綠橡萵苣,還有一顆鋪了檸檬與香草的烤馬鈴薯,光這樣就吃的我們兩人飽的要命。不過我不知不覺喝了半瓶紅酒,好開心。
煎厚切牛排的關鍵不複雜,一定要用鐵鍋或不鏽鋼鍋,鍋得夠熱,熱到冒煙的程度。肉的兩面要灑上足量的粗鹽,灑的份量是比你心裡覺得,好像太多了點吧,那樣就是剛好,鹽份能帶走表面的水份,讓肉的梅納反應更漂亮、口感更酥脆。最後就是務必靜置五、六分鐘,才能分切。
我喜歡美牛,有口感有肉香,和牛雖然油花漂亮,但對我來說實在太油了,而且好軟喔,我並不想要入口即化的肉,我想要吃肉的咬勁呀。
話說大人的鐵板,陸續有朋友在問會不會再次開團,我還沒確定會不會有貨,什麼時候會有貨,大家有興趣嗎 ?